图片
图片
清晨推开窗,本该清晰的世界却像蒙了层毛玻璃 —— 看远处的树影模糊,看手机屏幕久了眼周发酸,甚至眼角总带着干涩的痒意。
这些时候,妈妈总会念叨:"是肝血不够了,眼睛就像缺水的花。"
直到自己开始学中医才明白,老辈人说的 "肝血养目" 里藏着大智慧 —— 肝血就像给眼睛充电的能量,当我们过度用眼、熬夜追剧时,消耗最多的就是它。
今天冯名雨就带大家找到身体里的 "充电接口",把流失的肝血一点点补回眼睛里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肝藏血,开窍于目
记得上小学时,我第一次戴眼镜,我外婆指着《黄帝内经》说:"肝藏血,开窍于目。"
当时懵懵懂懂,现在明白了,眼睛就像挂在肝上的灯笼,肝血充足时灯火明亮,肝血不足则灯光昏暗。
现代人的眼睛就像被过度使用的手机 —— 每天盯着屏幕超过 10 小时,走路看导航,睡前刷视频,这些行为都在悄悄抽走肝血。
肝血不足的典型表现:
✅ 看字久了会重影,转眼珠时感觉有牵拉感;
✅ 晨起眼角分泌物多,像没擦干净的胶水;
✅ 下午三四点后眼睛容易酸胀,需要频繁眨眼;
✅ 风吹就流眼泪,秋冬季节眼周更易干涩。
这就像老式手电筒,电池快没电时,光线会忽明忽暗。
肝血不足时,不仅眼睛得不到滋养,还会因血虚生内热,就像干柴遇火星,出现眼白发红、眼角痒痛等症状。怎么解决呢?
第一步:给肝脏「开补血通道」
推荐:三阴交
位置:内踝尖上 3 寸。
作用:三阴交是肝、脾、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,既能健脾生血,又能养肝藏血。
就像交通枢纽,把脾胃生成的气血源源不断运往肝脏。
我常建议很忙碌的电脑族,每天晚上睡前把自发热艾灸贴贴在三阴交,可以自发热艾灸4-6个小时,第二天睡醒后揭掉,一个月后,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脚踝涌向眼周,这正是肝血被调动的信号。
图片
第二步:给肝肾「源头活水」
推荐:太溪穴
作用:"肝肾同源",肾精可转化为肝血。
太溪是肾经原穴,艾灸此处能滋补肾阴,给就像给肝肾之间的 "能量管道" 注入水源。
图片
曾治一位长期熬夜的程序员,太溪穴绑了个大号滤烟艾灸罐每天艾灸,不仅黑眼圈变淡,晨起眼屎也减少了,这是肾精充盛后肝血得养的表现。
图片
第三步:给眼睛「清淤通络」
推荐:风池穴
位置:沿着耳垂划一条横线,和耳朵后方两条大筋相交的外侧,即为此穴。
作用:肝血不足易生内热,风池能清头目、散风热,就像给眼睛打开窗户通风。
小学生为了预防近视,会每天做眼保健操,而眼保健操其中就有一个步骤:揉脑后的风池。
风池是身体想头部,耳朵以及眼睛,供血的通道,一旦通道淤堵,气血公鸡不到眼睛,眼睛就会干涩发痒,视力下降。
图片
用拇指按揉风池至酸胀感传至头顶,能快速缓解眼周不舒服。
另外,还得用纯铜刮痧板,沿着眉毛刮痧,从眉毛的内侧往外侧刮痧。
眉毛位于眼部周围,俗话说「局部穴位,调节局部病症」,眼睛问题,肯定得刺激眼部周围,打通眼部周围的气血通道。
去年教邻居阿姨做眼周按摩,她坚持刮拭眉毛,艾灸睛明 + 太阳 1 个月,多年的老花镜度数竟降低了 50 度。
图片
第四步:疏调肝气
推荐:光明穴
位置:足背第 1、2 跖骨间,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
肝主疏泄,胆主决断。肝气郁滞易影响胆的功能,反之亦然。
肝气郁结会导致肝血无法上达眼睛,胆经光明穴可疏通胆经气滞,间接疏解肝郁,恢复眼睛的肝血供给。
胆经循行经过目外眦,光明穴作为胆经络穴,可调节胆经气血,可改善眼周血液循环,缓解视疲劳。
艾灸这组穴位,能防微杜渐,防止近视的发生,对于已经近视的,即便不能完全解决,能延缓度数增长,也是不错的
图片
好物推荐①眼的“回春穴“找到了
②用它敷一敷,眼神清澈又明亮,眼睛年轻20岁
③戳👇可直接进店
{戳上图,可进店}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杠杆炒股app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